徐馭堯
2025年09月17日08:2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青藏高原東南角,西藏墨脫縣,因長期不通公路,被稱為“高原孤島”。兩個時間節點,標注著這裡的巨變。
2013年,扎墨公路開通,墨脫甩掉“全國唯一不通公路縣”的帽子。這意味著,當地物流運輸更加便捷暢通,以前群眾網購下單,商品到家需要半個月甚至更久,現在縮短到幾天。電商日漸融入生活,正在改變越來越多農牧民的消費方式,也提高了他們的幸福感。
2025年,有關企業攜手物流公司,在墨脫開展了農副產品運輸、森林自動巡護等低空應用多場景試飛和測試。這意味著“高原孤島”更加開放,無人機等新技術、低空經濟等新業態蓬勃興起,發展空間為之拓寬。
雪域高原條件艱苦,能持續煥新,歸功於“努力干,更科學干”。
不怕條件艱苦,就怕精神懈怠。人常說,西藏是個缺氧不缺信仰的地方。作為一名養路工人,拉巴次仁奮戰在海拔5373米的普瑪江塘,在這個常人動一下就喘的地方,他需要操作各種設備、搶修道路﹔作為山南市最早一批開展植樹造林的人,邊久用幾十年的光陰,讓守護的小樹苗長成繁茂大樹……艱苦奮斗,久久為功,高原惡劣的條件沒有難倒這些奮斗者和建設者,壯麗的雪山和湖泊成了他們拼搏的舞台。有了高於高原的精神坐標,干什麼都有持續不竭的動力。
努力干,不意味著盲目干,更需要堅持科學理念。平均海拔近4800米的村庄裡,嚴寒、凍土等惡劣自然條件,影響水管鋪設。如何保障群眾安全用水?靠技術應用,太陽能維護系統、大數據管理系統、新型水泵取水系統等技術,讓取水難度降下來﹔靠科學統籌,調整飲水管理機制,聘用專業維護公司,採取多方共治的管護理念,讓管理成本降下來。當牧民桑杰扎西打開水龍頭,看著清水汩汩而出,“放心”“幸福”洋溢開來。
在高原大地,這不是孤例。有理念創新,林芝嘎拉村的桃花經濟,已經成為當地集體收入的支柱產業﹔有建設創新,工程師採用特殊工藝處理凍土,解決了高寒地區機場建設難題……尊重自然條件、發展規律,在科學理念指導下,一系列舉措才能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成效,更好惠及民生。
努力干,是一種姿態﹔科學干,是一種方法。這同樣折射了黨員干部的作風,也理應貫穿於工作的方方面面。護好一片生態系統,需要接力實干,也離不開科學研究、合理規劃﹔搞好一個產業體系,需要努力生產,也要注重分析市場需求,找准市場定位﹔辦好民生實事,要抓一件成一件,也需聚焦問題、綜合研判,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既有干事創業的勁頭,又有科學謀劃的思考,如此方能把事情干順、干實、干好。
“沖天干勁是熱,科學分析是冷”。干事創業,離不開“冷”與“熱”的結合。這也考驗著黨員干部的政績觀。在拉薩南北山綠化現場,許多人都提到一句話——“這片綠,要留給拉薩的父老鄉親,留給我們的子孫后代。”朴實的話裡飽含責任、彰顯初心。由此更能啟示我們,努力建設團結富裕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西藏,必須有時刻把群眾的幸福揣在心裡的情懷,有著眼長遠、久久為功的韌勁。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干事熱情和科學精神結合起來,使出台的各項改革舉措符合客觀規律、符合工作需要、符合群眾利益。”統籌好努力干與科學干的關系,激勵帶動更多想干事、能干事的人,真正做到干成事、干好事,一切工作都往實裡做、做出實績,雪域高原定會展現更為美麗壯觀的風採。
(作者為本報西藏分社記者)
《 人民日報 》( 2025年09月17日 05 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