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育好苗 興沃野(前沿觀察·農村黨建調研行)

——雲南騰沖市村級后備干部隊伍建設見聞

本報記者 張 馳 沈童睿

2025年11月04日08:5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和順古鎮美麗景色。
  劉正凡攝

  騰越街道朝陽村黨員干部了解水稻長勢情況。
  劉正凡攝

  北海鎮打苴村黨員干部察看林下天麻採收情況。
  楊治文攝

  編者按:農村黨建工作的成效直接關系到鄉村全面振興的成色。“十五五”規劃建議強調“加強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和基層政權建設”。

  新一輪村(社區)兩委換屆工作將在全國陸續展開。

  近期,本報記者聚焦重點問題,深入基層一線,挖掘農村黨建的創新實踐與寶貴經驗。敬請關注。

  

  火山腳下的打雲村滿目蔥郁,錯落有致的“太空艙”民宿點綴其間,工人們正清掃步道、搬運綠植。“這幾年,花卉種植、特色農產品等產業已見名氣,有的玩、有的吃、有客流,發展民宿的條件成熟了。”打雲村黨總支書記段生東說。

  打雲村位於雲南保山市騰沖市馬站鄉,近年來村集體經濟收入從無到有,去年增長至50萬元。

  變化源於選好帶頭人。段生東多年在外經商,思路活,前幾年被成功招引返鄉,作為村級后備干部培養。在村兩委的幫帶下,他參與產業規劃、拓寬農產品銷路,逐步贏得了村民的信任。2021年,段生東擔任打雲村黨總支書記。

  鄉村全面振興,關鍵在黨,關鍵在人。村級后備干部是村干部隊伍的“力量源”。近年來,騰沖市把村級后備干部隊伍建設作為夯實農村黨建的重要抓手,育好苗,興沃野,開展一系列實踐探索。記者走進騰沖多個鎮街、村社採訪。

  搭建人才庫,挑出好苗子

  見到猴橋鎮輪馬村黨總支書記余在國時,他的鞋幫上沾著厚厚泥土。當天,一家旅游企業來考察徒步線路,他一早便進山當向導,征求意見建議。

  這是輪馬村近期謀劃的又一增長點。任村黨總支書記以來,余在國帶領村民發展林下經濟、溫泉康養等特色產業,村集體收入由2021年的17.98萬元增至60.77萬元。

  若僅看年齡、學歷,余在國並非本村青年中最突出的。之所以被納入村級后備干部人才庫、受到鎮村重點培養,是因為他的履歷契合村情。

  “輪馬村是抵邊村,森林面積大,守邊、防火任務重,對村干部的政治素質、群眾工作本領、應急處置能力的要求高。”猴橋鎮鎮長蔡成雲說,“余在國是本村人,熟悉村情﹔當了5年兵,立過三等功,守紀律、敢斗爭﹔還辦過廠,懂經營……這些非常符合抵邊村需求,我們便對他重點培養。”

  余在國從護林員做起,參與巡邊護邊。有一次村裡發生火災,他沖在最前面扑救。擔任村民小組組長后,他積極參與矛盾調解,逐漸得到群眾信任。2021年,他當選村黨總支書記。

  騰沖市各鄉鎮(街道)建立村級后備干部人才庫,納入大學畢業生、經商能手等群體,引導他們回鄉服務。

  “騰沖地形復雜、多民族聚居,各地對后備干部的需求不盡相同。因地制宜、貼合村情是關鍵。”騰沖市委組織部有關負責人說,“在文旅資源較為豐富的村庄,學歷高、富有創意的年輕人更受青睞﹔而在矛盾復雜、突發情況多的村,閱歷豐富、威信高的人更受歡迎。”

  在人才庫建設上,騰沖市積極向基層賦能,鄉、村兩級可依托本地實際確定人選﹔市級則負責督促指導、資格把關,建立組織、紀檢等部門參與的聯審機制,確保后備干部人選過硬可靠。

  “挑出‘好苗子’,才算走完一半路。調動他們服務鄉村的積極性,讓有能力的人願意留下來,人才庫建設才算真正發揮價值。”騰沖市委組織部有關負責人說。

  五合鄉騰朗村黨總支書記黃艷麗,曾在市區教育機構工作,起初並沒有回村的意向。鄉人大原主席李根助多次聯系她,並將其納入人才庫。“鄉領導經常介紹五合鄉的產業規劃,分享返鄉青年的案例,讓我感受到家鄉對人才的重視。”黃艷麗說。

  交通旅游融合項目在五合鄉落地,象山村盤活閑置房屋、新產業帶動百人就業……被家鄉發展深深吸引的她,最終選擇返回家鄉。她從村民小組黨支部書記做起,參與產業規劃、協助承辦大型活動,逐步獲得群眾認可,經屆中調整擔任村黨總支書記。

  干中學、學中干,鍛造“金剛鑽”

  騰越街道的王春晶,曾任一家通信企業的片區經理,卻時常往農技站、畜牧獸醫站跑,還為村民解答技術問題。這引起了朝陽村黨總支書記陳小平的注意。

  一打聽,王春晶畢業於東北農業大學,是一名農業領域高材生,嫁到了朝陽村。適逢當地推進餌絲產業升級,村兩委認為,這樣熱愛農業、懂技術的青年人才值得重點培養。

  “懂農業知識,不等同於擅長農村工作。得讓她既能接住專業活,也會講鄉親們聽得懂的話。”陳小平說。隨后,村裡安排王春晶參與餌絲產業升級、漿米選育等工作任務,與科研單位、農業企業對接溝通﹔帶著她走進村戶、田埂,熟悉村情實際、方言土語,幫助她盡快成長。

  如今,王春晶已任朝陽村村委會副主任。她說:“現在跟專家聊品種、與企業談市場、向農戶講技術,都不怵了。村兩委讓我在發揮農業專長的同時,補上了與農戶、市場打交道這門課。”

  騰沖市在培養村級后備干部過程中,注重因人施培、因需設崗,讓專業人才在實戰中鍛造長板、補齊短板。在文旅名鎮和順鎮,后備干部被安排至文化研究會、旅居行業協會參與項目策劃﹔在騰越街道,后備干部加入“騰越義警”,在糾紛調解一線提升群眾工作能力。

  清水鎮三家村黨總支宣傳委員、村委會副主任羅愛榮,此前擔任幼兒園園長。后來,村兩委在招引人才時,發現了她並對其進行重點培養。

  “老把式”的帶教作用非常重要。村黨總支書記趙家清經常帶羅愛榮去處理鄰裡地界糾紛等各類矛盾沖突,“現場教學”讓她掌握了不少竅門。

  “在農村,很多事務都浸潤在熟人關系、人情邏輯裡。經驗豐富的村干部現場帶教,能幫助我們理解群眾的語言和思維。”羅愛榮說。

  為促進村級后備干部快速成長,騰沖市推行“以老帶新”機制,由經驗豐富的村干部擔任導師,圍繞政策宣講、產業推進、調處糾紛等,組織開展現場示范、案例復盤、定期交流等活動。此外,隨著“雲南省村(社區)干部能力素質和學歷水平提升行動”的推進,更多培訓資源下沉到基層,電商、文旅等專題培訓也幫助后備干部們開闊眼界、增長才干、提升本領。

  強化關心關愛,讓人才留得住、有奔頭

  鄉村工作繁重艱巨。有的年輕后備干部將在農村工作視為短期“備選”,並非長期職業規劃。拴心留人,需要強化關心關愛。

  2022年10月起,雲南大力推行村黨組織全面領導、村級事務統一管理、村干部分工負責的村級組織“大崗位制”,對村干部定崗、定責、定酬,提高崗位補貼。採訪中,記者聽到很多人由衷地感慨,“好政策讓我們動力更足,工作時踏實不少。”

  “我們有句土話十分形象,村干部的工作常常是‘兩眼一睜,干到關燈’。”余在國說,政策宣講、防火防汛、矛盾調解、巡邊護邊……一項項基層工作具體而繁重,如今有了政策的托底保障。

  實實在在的物質激勵也讓人更有干勁。騰沖市對在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帶動群眾增收方面表現突出的村干部給予創收獎勵。在輪馬村,由於去年村集體收入明顯提升,村兩委成員每人獲得7800元獎勵。

  “這筆錢可不是憑空來的,必須要顯著帶動增收,也必須讓群眾實實在在‘買賬’。收入與實績挂鉤,干起事來才更有勁。”余在國說。

  在三家村游客服務中心,村黨總支副書記李家免正在為游客介紹村裡的特色景點。此前,他當過輔警、物業經理,也干過工程項目,但是未曾想過回村發展。“當年,我覺得村裡的工作就是處理家長裡短,年輕人不感興趣,也看不到前途。”李家免說。這些年,看到家鄉發展得越來越好了,也看到有的村干部成長得十分迅速,於是他下定決心回到家鄉。

  李家免憑借扎實的工作表現,獲得了群眾和組織的一致認可,當選為保山市人大代表。“打破職業的‘天花板’,榮譽和獎勵更加向基層、向實干者傾斜,這大大增強了村干部的職業榮譽感,也提升了基層崗位的吸引力。”他說。

  2021年,雲南印發《關於加快推進鄉村人才振興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健全從鄉鎮事業人員、優秀村黨組織書記等“五類人員”中選拔鄉鎮領導干部常態化機制。趙家清因為工作業績突出,在2021年鄉鎮黨委換屆中成為鎮黨委委員﹔王明坤在擔任五合鄉聯盟村黨總支書記時,積極帶動村民增收致富,獲得了群眾認可,進入五合鄉黨委班子任職。

  “完善政策機制有利於讓更多扎根基層的優秀人才實現‘海闊憑魚躍’的人生價值,讓鄉村的廣袤土地成為更有吸引力的干事創業‘大舞台’。”騰沖市委組織部有關負責人說。

  《 人民日報 》( 2025年11月04日 18 版)

(責編:任佳暉、彭靜)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